[汽車之家 資訊] 今日,寧德時代在本屆上海車展開幕前的超級科技日上,發布了三款全新技術,分別為鈉新電池、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以及驍遙雙核電池,使用相關技術的純電車型續航里程可超1500km,部分產品將于下月投入量產。
○ 鈉新電池
隨著新能源車型的普及,作為動力電池組必備的鋰,價格一路走高,成為前些年影響相關價格的重要因素。相對而言,鈉資源儲藏豐富,地殼中是鋰資源儲藏量的400+倍,成功開發開發鈉離子電池有助于擺脫對鋰資源依賴,降低成本。
寧德時代將自家鈉離子電池命名為鈉新電池,其中包括乘用車動力電池與商用車蓄電池兩大方向。二者均能實現-40℃至70℃的全溫域適配,其中,-40℃的環境下,仍能保持90%的可用電量。僅剩10%SOC的極端狀態下,鈉離子電池仍可做到極低衰減。
乘用車動力電池部分,能量密度可達175Wh/kg,為當前全球同類電池最高,相關參數與磷酸鐵鋰電池十分接近。根據發布會公布資料,鈉新電池同樣可可做到充電峰值速度峰值5C,以及500公里續航,同時還能保證超1萬個循環的壽命,同時大幅降低維護成本。安全性上,鈉新電池從材料本征層面消除電池熱失控中的助燃因素。
另外,在商用車領域重卡上使用的24V啟駐一體的鈉離子蓄電池,使用壽命突破8年,全生命周期總成本較傳統鉛酸蓄電池降低61%。同時具有全電量深度放電、-40℃一鍵啟動、久置一年可啟動的技術優勢。
○ 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
寧德時代今日公布的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同樣是磷酸鐵鋰電池,可以做到兼具800公里續航和峰值12C超充速度,峰值充電功率達1.3兆瓦,可實現1秒2.5公里的速度。在-10℃低溫環境下,15分鐘可從5%補能至80%SOC。虧電狀態下,依然具備830kW的輸出功率;在-10℃低溫虧電的環境下,依然可以較好滿足動力需求。
○ 驍遙雙核電池
驍遙雙核電池是此次寧德時代技術發布會的重點,它包含了雙核架構、自生成負極等技術。雙核架構技術是指一個動力電池組擁有兩個“獨立能量區”,針對高、低壓系統形成雙核備份,以此達到動力輸出連續性、穩定性和安全性的多重目標。從而在軟硬件層面為日后L3、L4級智駕技術提供更穩定可靠的基礎保障。
“自生成負極技術”是原子層級的技術突破,搭載相關技術后,電池組體積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這也就意味著同樣的動力電池組空間內可以配置更多的電量,從而延長續航里程。
另外該技術亮點在于可以在一個電池組內靈活適配各種材料體系,比如鈉-鐵、鐵-鐵、三元/雙三元雙核,其中搭配三元體系時,能量密度最高可提升至1000Wh/L以上。
材料組成 | 技術看點與量產效果 |
鈉-鐵雙核電池 | 利用鈉新電池的低溫性能,遠超目前磷酸鐵鋰電池使用感受。 |
鐵-鐵雙核電池 | 軸距接近3米的車型上實現千公里純電續航,同時每公里使用成本低至1毛錢。 |
三元鐵/雙三元雙核電池 | 主能量區三元電池充電倍率峰值可達12C,能提供超1兆瓦的強勁動力, |
此外,雙核以及多核架構將不只限于新能源乘用車領域,根據計劃也可以在電動巴士、重卡、飛機、船舶、工商業等全領域落地,從而做到更快均攤研發、制造成本,同時還會進一步加快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的應用進程。
寫在后面的話:
即便今天智能化正在成為越來越多車企用來宣傳自身產品的利器,但作為一臺交通工具,車輛續航里程這個基本性能仍舊是左右絕大部分消費者購買意愿的關鍵因素。作為其中最重要的一環——電池仍舊占據重要位置。此次寧德時代公布的新技術勢必會從成本以及性能上對市面已有產品提出挑戰,同時它又如何面對幾年后實施的新國標也讓人心懷期待。(圖/文 汽車之家 唐朝)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