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11月21日,第二十三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以下簡稱廣州車展)如約揭幕。本屆車展集中展示了中國汽車工業從“跟跑”到“領跑”的蛻變成果,呈現中國為全球汽車產業革新提供的“中國方案”。同期,汽車之家邀請了上汽大通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糜瑩展開深入交流,一起聚焦創新,共話行業未來。
今年商用車市場總量持平,但結構性變化明顯,核心驅動力是新能源的崛起與占比提升。商用車新能源滲透率已達26%,相比乘用車仍有巨大空間。糜瑩透露,今年1-10月大通累計交付近8萬臺,實現12%的持續增長。而增長的核心動因來自新能源產品,其中大拿系列是絕對主力,同比增長高達150%。

上汽大通銷售公司副總經理 糜瑩
以下對對話實錄(精編):
汽車之家:本次廣州車展上汽大通啟用了全新品牌標識,官方強調這是從核心內涵到價值創造的深度進化,該如何理解“價值創造” 的含義?
糜瑩:大通明確提出了“成為全球輕型商用車領導者” 的品牌愿景,全新標識也應運而生。標識外層的圓圈代表全球化布局,下方兩個相連的 “人” 字形,象征大通以技術與生態為核心支撐,上方的 “人” 字形則代表大通與用戶攜手向上的積極姿態,這是 “眾輝標” 的核心寓意。本次展臺上呈現的核心產品、技術(如鴻圖超級商用電動架構),以及 8S服務、鈴駒運力平臺,共同構成了我們生態體系的核心。

汽車之家:要實現這一宏大愿景,具體會有哪些行動層面的轉變?
糜瑩:首先,大通在輕型商用車領導品牌的道路上已穩步前行。大家都知道,大通雖是一個僅有十多年歷史的年輕品牌,但已連續多年穩居中國輕客市場第一品牌的地位。我們贏得了廣大客戶的認可,續購率與轉介紹率高達30% 以上。在這十多年的發展中,我們也獲得了全球用戶的青睞,在澳洲、歐洲、美洲等市場均實現萬輛級銷量規模。
汽車之家:能否介紹一下目前大通商用車的整體市場表現?包括輕客系列和大拿系列,核心增長引擎是什么?
糜瑩:今年中國汽車市場,尤其是商用車市場,整體總量基本持平,但結構性變化十分明顯。最突出的特征是新能源占比持續提升,最新數據顯示,商用車新能源滲透率已達26%。相較于乘用車接近 60% 的滲透率,商用車市場仍有巨大增長空間。而今年市場能保持一定增長,核心驅動力正是新能源的崛起與占比提升。
對大通而言,1-10月累計交付近 8 萬臺,實現了 12% 的兩位數持續增長。增長的核心動因來自新能源產品,大拿系列是絕對主力,該系列同比增長達150%。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這也是我們能保持兩位數增長的關鍵所在。
汽車之家:新能源輕客相比傳統燃油車,核心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糜瑩:大家對輕客的認知,本質上是將其作為“創富工具”,它在用戶的 TCO(全生命周期成本)上具備與生俱來的優勢 —— 使用成本更低。如今,無論是給電池充電還是換電,都變得愈發便捷;同時,社會化平臺也為用戶提供了更多創富機會,比如我們推出的鈴駒運力平臺,再加上日益完善的二手車服務方案,這些都是新能源輕客帶給用戶的核心價值。
此外,我們還觀察到一個明顯趨勢:不僅物流市場的新能源化已成為主導,通勤用車、改裝定制市場的新能源占比也在持續提升。舉個例子,在改裝車市場,咖啡車、寵物洗護車等場景本身就有強烈的用電需求,尤其是車載供電需求,這正是新能源車型相較于燃油車的差異化優勢。
汽車之家:大拿系列進軍大VAN 市場后,對大通商用車的戰略布局有何意義?后續會有哪些配套支持?
糜瑩:大拿系列上市即聚焦“沖刺事業、助力創富” 的核心定位,其明確主張是 “多一座、大一方”。“多一座” 指的是,相較于多數車型的兩座布局,我們額外增加一個座位,讓用戶疲憊時能休息,或需要幫手時可多帶兩人協同;“大一方” 則體現在空間的極致利用率上 ——實現最大 “得房率”,大拿系列的內部空間可達 9 方,且不影響其在城市道路的穿梭通過性。
同時,大拿系列還提供了更大容量的電池選擇,搭載寧德時代83kWh 電池,CLTC續航里程500km以上,這對于通勤、改裝定制等市場的用戶高階需求來說,無疑是重要支撐。除了“多一座、大一方”,更充足的電量與更長的續航,將全面滿足用戶多樣化場景需求。
汽車之家:近期大VAN 市場增長迅速,您認為背后的核心邏輯是什么?
糜瑩:第一,用戶需求驅動。新能源商用車的滲透呈現“由小到大” 的趨勢,從微面(4-5 方車型)到 6-8 方車型,新能源化進程逐步推進。隨著電池技術與整車制造水平的提升,新能源車型已能滿足更大噸位、更大空間的使用需求,與用戶實際需求的匹配度越來越高,這是市場增長的核心基礎。
第二,技術可實現性提升。越來越多企業參與到這一賽道,帶來了更成熟的技術解決方案,共同做大了市場蛋糕。
第三,政策推動助力。今年的以舊換新政策,有效驅動了存量燃油車用戶向新能源車型轉換,進一步加速了市場增長。
汽車之家:當前輕客市場競爭中,以上汽大通為代表的傳統巨頭穩扎穩打,同時也有更多新品牌入局,未來大通如何保持核心競爭力?針對競品沖擊有何應對策略?
糜瑩:首先,市場蛋糕做大、聲量與容量同步提升,對行業而言是好事,這意味著我們能爭取更大的市場占有率,而大通始終站在新能源這一核心趨勢上。
其次,大通的核心優勢在于“金牌用戶” 的口碑背書。這些用戶在換購、續購時,或是向身邊人推薦時,更愿意選擇自己用過且認可的品牌,這是我們的重要護城河。
再者,商用車用戶的需求不止于“買”,更關注購車后的出勤率、附加價值與售后服務響應速度。大通在這方面已形成成熟體系:鈴駒運力平臺已覆蓋上千個服務網點,能為用戶提供租賃、轉租、貨源對接、平臺入駐等支持;售后網絡則能提供上門服務、夜間服務,最大限度保障車輛出勤率,提升用戶使用效率。這些優勢是新進品牌短期內難以復制的 —— 即便他們關注到這些需求,搭建完善體系仍需時間與大量投入。
汽車之家:售后服務確實是大通的一大優勢。
糜瑩:是的,這也是我們應對市場競爭的關鍵底氣之一。
汽車之家:本次車展大通全球首發了無人駕駛車型,能否介紹一下這兩款車型的亮點,以及未來的商業化落地規劃?
糜瑩:本次我們發布了無人駕駛“雙子星”——RoboVAN 無人物流車與 RoboBUS 無人客車,均基于鴻圖超級商用電動架構打造。其中,RoboVAN 已開啟商業化試點,在南京物流園區與京東、順豐開展合作,同時也在自有園區完成了一定規模的場景化試運行與里程積累;RoboBUS 則非常適合園區接駁、景區環線等封閉場景運營。


除了鴻圖架構帶來的動力、空間、智能優勢,這兩款產品本身已具備較高成熟度,不僅完成了多場景適配,還積累了豐富的實際運營數據與行駛里程。
汽車之家:今年1-10 月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滲透率達 53%,其中燃油車、純電、插混車型的占比約為 5:3:2。您如何預判明年商用車市場的新能源滲透率?
糜瑩:目前商用車市場的新能源滲透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當前行業整體不到30%,而大通的新能源滲透率已達 41%,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商用車用戶的運營場景多樣,對續航的需求也存在差異:有的用戶是定線運營,單程50 公里、往返 100 公里,一天跑 3 趟總里程 300 公里;也有用戶的線路單程 400 公里,往返達 800 公里。因此,商用車新能源化最先在物流市場實現突破。
隨著技術的迭代升級以及多樣化新能源解決方案的推出,才能進一步推動滲透率提升。比如增程、混動等技術路線,能解決部分用戶暫未選擇新能源的核心痛點—— 例如東北、西北等文旅熱門區域,受氣候因素影響,需要差異化的產品解決方案;西南文旅市場的部分線路,因路況條件和里程需求限制,新能源化進程較慢。
因此,未來商用車市場除純電之外,必將有更多元化的新能源解決方案落地,推動整體滲透率向50% 以上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