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車企間的相互合作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這里面有“跨國婚姻”,有強強聯合的,還有破產收購的。不過,一間打算走薄利多銷路線的車企和一個追求純粹性能的超跑品牌合作卻實屬罕見,而這一切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更有趣的是他們合作的產物是打算顛覆傳統的無凸輪軸技術。
眾所周知,凸輪軸是發動機配氣機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配氣機構又是調整發動機“呼吸頻率”的決定性因素,它將直接影響到發動機性能表現。很多車企擁有自己獨特的配氣相位技術,不過除了菲亞特Multi-Air技術外,大多相關技術均需依靠凸輪軸才能實現。觀致與科尼賽克的合作結晶選擇的則是略顯小眾的無凸輪軸技術。
與部分紙上談兵的高精尖技術不同,雖然觀致與科尼賽克合作研發的技術距離量產仍有不小距離,但是不久前他們邀請了媒體對搭載這臺發動機的測試車進行了試駕活動。從結果上看,雖然仍有部分問題有待解決,不過也令旁觀者看到了這項技術大規模量產的曙光。
一句話點評:
灰姑娘與王子談戀愛的故事雖然成為了現實,不過婚后生活是否幸福,還有待時間檢驗。
● 年度十大熱點之——中國品牌設計爆發
對中國設計,我們可謂愛恨交織。建立海外工作室、輸送人才、與國際知名設計公司合作等等人們能到的提升方法近幾年中國品牌用了個遍。在批評、鼓勵、期許中,2016年我們看到了這些努力的結晶,其并非是某個中國產品令人眼前一亮,這份成果屬于整個中國品牌。
曾經的中國品牌依靠低價、高配以及模仿的外觀確實占據了一部分市場份額,但隨著合資品牌降低身價,推出越來越多入門車型搶占市場之后,中國品牌此前的戰略似乎不再好用。一方面是技術、品質的提升。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開始重視設計。當然,視角不同、規劃的未來亦不盡相同,使得他們走上了不同的設計之路。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產品設計師外,還有此前在福特、戴姆勒-克萊斯勒擔任要職的James Hope,他加入了奇瑞,并帶來了艾瑞澤5以及瑞虎7;曾在博通、起亞、奔馳工作的卡洛斯加入江鈴,帶來了馭勝S330等等鮮活的例子。在即將過去的2016年,中國品牌還在為將來暗暗積攢著力量。不少大牌設計師悄悄加入了中國品牌,雖然還未推出新作品,不過其帶來的革新很快就將出現在我們眼前。吸引他們的不僅是誘人的高薪,還有親手為新興的中國品牌打造全新設計語言的藍圖。
一句話點評:
2016年算不算是中國品牌設計爆發元年或許尚存爭議,但中國將成為繼日本、韓國之后,未來崛起的設計強國不容質疑。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