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田2.0升阿特金森循環自然吸氣直列四缸發動機+i-MMD混動系統
搭載車型:本田雅閣
其實早在前些年,我們就看到了不少新能源動力總成開始進入到各種獎項的入圍名單中,當時編輯部里還引發過一次討論——沃德十佳發動機里為什么會有“電機”?然而在2020年的獲獎名單發布時,我們也驚訝的看到官方對這一獎項的名稱進行了一定的修正,從沃德十佳發動機變成了“沃德十佳發動機與動力系統”。這樣一來,相比傳統發動機在經濟性表現和動力方面有一定優勢的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純電動、燃料電池等等動力總成系統也能夠名正言順的捧杯回家了。
本田2.0L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 | |
發動機代號 | - |
發動機排量(mL) | 1993 |
缸徑(mm) | 81 |
行程(mm) | 96.7 |
壓縮比 | 13.5:1 |
發動機最大功率(Ps/rpm) | 145 |
最大扭矩(Nm/rpm) | 175 |
混動系統最大功率(Ps) | 215 |
同日產的VC-TURBO一樣,這套i-MMD混合動力系統也是第二次進入到沃德十佳發動機與動力系統的獲獎名單當中了。
如今的混合動力解決方案各家均有所不同,其中本田i-MMD與豐田的THS是最常被拿出來比較的對手。與豐田THS依靠發動機和電機進行不同比例搭配來進行混動的方法不同的是,本田i-MMD系統更像是根據不同行駛模式來進行動力的切換。
除了混合動力本身的優秀表現之外,本田也為這套動力系統搭配了不少“輔助技術”。比如冬季在室外放置的車輛容易導致冷卻液過冷,此時駕駛車輛會讓發動機的功率降低,從而導致油耗增加。本田通過回收排氣端廢氣的熱量,將之用于車輛的冷卻液加熱,能讓車輛迅速進入正常工作溫度, 也能讓i-MMD系統更快啟動純電模式進行行駛。關于i-MMD技術的深度解析,汽車之家也在此前做過相關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跳轉前往《滿足你的好奇心 混動雅閣深度技術解讀》。
小結:
盡管i-MMD和THS在熱效率方面還差了1%,但這兩者都是市面上最頂尖的混合動力系統,應該說屬于棋逢對手。遺憾的是國家補貼方面對這類混合動力車型并不友好,這也讓豐田基于THS打造了插電式混合動力的雙擎E+車型投入到國內市場中。反觀本田,同樣是依托i-MMD系統推出了一套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旨在提升車輛在純電動模式下的使用場景。搭載這套系統的本田雅閣預計會在2020年正式面世,而且這套系統似乎并不只針對中國市場銷售,說不定明年的沃德十佳里,我們就能看到它的身影呢?
● 現代純電動系統
搭載車型:現代KONA EV
雖然“沃德十佳”是個極富地域色彩的發動機評選,但由于存在時間較長還是廣受關注的,換言之其中的趨勢以及細微變化也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今年的變化之一就是整個大獎的名字從“沃德十佳發動機”評選正式更名為“沃德十佳發動機與動力系統”評選,別看只是幾個字的差距,反應的卻是殘酷的現實。
現代純電動系統 | |
電動機輸出功率(Ps) | 204 |
電動機輸出扭矩(N·m) | 394 |
續航里程(km) | 415(EPA測試標準) |
電池組容量(kWh) | 64 |
電池組供應商 | SK Innovation或LG化學 |
一直以來,提到豐富的技術積淀,我們總會率先想到德系、日系、美系品牌,韓系則是給人默默無聞的印象。其實進入21世紀后,起亞與現代在美國市場占比逐年增高,這其中既有性價比、維保優勢,也與技術并不落后有著直接關系。
一套成熟的傳統內燃機動力總成包含了發動機與變速箱兩部分,現代與起亞這兩個韓系品牌為進軍全球市場對發動機以及各類自動變速箱都進行了技術研發,并投入到量產。當下這個將純電動,燃料電池作為今后發展方向的時代,韓系雙雄亦沒固步不前。
依托于韓國強大的化工產業積淀,韓系電池今天仍舊是市場上不容小覷的角色。在中國電池企業崛起前,韓系幾大電池供應商一直為全球純電動車供給電池單體、模塊。這些技術積累最終轉換到KONA EV上,并得到了評委的一致認可。
除了基礎性能表現,沃德評委對于KONA EV的獲獎著重提及了成本,與完全為純電動車型開發平臺不同,KONA有著燃油版車型。這也就意味著部分成本會由燃油版分擔,對于車企而言這就像是雞蛋分別放在不同籃子中一樣安全。
小結:
全球車市都在面臨著“從油到電”過渡的趨勢,即使是在美國這個油、水價格幾乎持平的國家,雖然大排量發動機在這里仍舊生龍活虎,但不能否認的是新能源車型的銷量與重要性與日俱增。這些年的沃德十佳發動機大獎中,美國市場銷量前幾的純電動車也是輪番上場,這次勝利再次屬于技術成熟的韓國人。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