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爭再次“拯救”哈雷戴維森
30年代的全球經濟大蕭條產生的重要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生產能力迅速增加,但需求并沒有相應增加,最后導致經濟泡沫和金融投機市場的混亂。經濟領域的衰退僅僅只是開始,它帶來最嚴重的后果是加劇了主要工業國爭奪市場的斗爭,并且助長了法西斯主義的勢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希特勒1933年1月在德國上臺。
最初出于自身利益考慮,美國一直處于“中立”態度,只是對英國和蘇聯等國提供一些幫助。可隨著珍珠港被日軍偷襲,徹底被激怒的美國大兵決定奉陪到底。
事實上,在美國直接參戰之前,哈雷戴維森就已經活躍在戰場上,美國的盟國們依賴摩托車快速傳遞情報。據統計,整個二戰期間,單蘇聯軍隊就采購了3萬輛哈雷戴維森WLA摩托車。
隨著美國的直接參戰,哈雷戴維森全面停產民用車,以支援生產軍用車。維修學校(Service School)改做軍用學校(Quartermasters),用于培訓美軍技師。在1942年至1945年期間,哈雷戴維森總共為美軍生產了超過7萬輛WLA,與美國大兵并肩作戰,沖在最前線。
● “美國大兵”哈雷戴維森WLA
在二戰期間,哈雷戴維森被美國大兵視為最可靠的戰友,他們駕駛著速度快且性能穩定的WLA穿梭在戰場中。戰爭結束后,哈雷戴維森摩托車的形象深入人心。不少美國大兵在回國后,都成為哈雷戴維森最忠實的支持者,在他們內心深處,WLA不僅寄托了滿腔愛國熱情,也是曾經出生入死的好戰友。
與普通的民用摩托車相比,WLA采用了橄欖色車身涂料,并且配備了護腿盾牌、工具包、軍事風格的擋風玻璃和擋風板等,它同時對曲軸箱進行修改,以讓WLA達到更高的涉水要求。性能方面,它在鋪裝道路上最高時速能達到105km/h,最大續航里程更是可達170公里,完全滿足了軍用需求。
為了滿足美國軍方的需求,除了WLA,哈雷戴維森在1942年時還生產了1011款XA750車型,這款車專為沙漠行駛而設計,不過隨著軍隊撤出北非戰場,他們也和哈雷戴維森取消了生產合同。哈雷戴維森因為戰爭期間的重要貢獻,獲得美國軍方頒發的“E獎章”。
需要說明的是,電影里的車型是哈雷戴維森根據漫威公司的要求,將2010款CrossBones按照WLA的外形進行了改裝,并裝上了重新設計的彈藥箱和皮質槍袋等,讓車輛既有上世紀40年代的經典造型,又更符合影片中的實際需求。
哈雷戴維森總共為《美國隊長》制造了五款特殊的WLA,其中三輛是真車,兩輛是可以讓美國隊長舉起來的輕質模型。那兩輛模型在2012年春季芝加哥漫展上被拍賣售出,起拍價為一萬兩千美元。至于那三輛真車,目前有兩輛被收藏在哈雷戴維森博物館中。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