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雖然市場競爭環境日趨激烈,但奧迪所取得的成績依然亮眼。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奧迪在華銷量同比增長超過10%。其中,9月單月銷量增長強勁,交付超過7.2萬輛,同比增長25%。前三季度,奧迪品牌在中國共計交付約52.20萬輛汽車,同比增長超過5%。
“在今年非常艱難的市場環境下,我們看到很多消費者依然忠誠地選擇了奧迪,因此我們認為在市場拐點真正到來的時候,我們更有能力回饋這些信任奧迪的消費者們!
在2023進博會現場,奧迪中國總裁溫澤岳(Dr. Jürgen Unser)如是說道。他所認為的拐點主要在于電動化。在他看來,從現在到2025年,是豪華品牌電動化細分市場的高速發展期,價格高于35萬元以上的細分市場將會逐漸擴大。更為重要的是,2025至2026年,中國豪華車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占比將超過燃油車。
而在市場轉折前提下,溫澤岳所謂的“回饋信任奧迪的消費者”的最佳手段,正是在2023進博會現場進行首度展示(中國)的重磅車型——奧迪Q6 e-tron(參數|詢價),PPE平臺的首款預量產車型。
當談起這款車優點的時候,溫澤岳滔滔不絕,從平臺談到設計,從風阻談到能效,從內飾談到材料,甚至談到了打造水資源利用閉環、采用綠色電力等可持續發展理念!斑@款車對奧迪來說是一個重要里程碑,毫無疑問它代表著奧迪加速電動化轉型的努力,將有助于奧迪品牌成為引領中國未來高端電動出行的領導者!
毫無疑問,隨著這款車的到來,奧迪在華電動化攻勢將按下加速鍵。
在最恰當的時候迎來首款PPE
2018年,大眾集團要為奧迪、保時捷、賓利等豪華品牌打造全新純電動平臺PPE的消息被曝光。按照彼時的規劃,2022年基于該平臺生產的車型就將于消費者見面?捎捎诖蟊娂瘓F內部軟件戰略遇阻,PPE平臺相關車型延緩推出。
『奔馳EQE』
車型的被迫延期也讓奧迪在電動化時代未能搶得先機,奔馳搶先推出了基于EVA平臺的EQS、EQE等車型。可按照中國市場的實際反饋來看,在豪華車細分市場,顛覆性的純電平臺卻未必能帶來良好的市場表現。以奔馳EQE為例,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這款車售出5729輛,EQE SUV則累計售出3345輛。
在溫澤岳看來,一切都是時機問題。如今中國汽車市場正陷入白熱化的價格戰之中,過早的吹響沖鋒號,則很難平衡純電動車盈利與市場規模之間的辯證關系;過晚發力,則會導致市場被占領。
“我們預測2025年將會出現豪華純電動汽車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價格高于35萬元以上的細分市場將會逐漸擴大。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認為2025年或者2026年將會是奧迪提升市場表現非常有利的一個時機!
『奧迪Q6 e-tron』
很顯然,溫澤岳認為奧迪Q6 e-tron就是一款在推出時機和產品力上都恰如其分的產品。在這款產品正式推向市場之前,奧迪依靠前幾款電動化產品所打磨的充電、服務體系也已日趨完備。
比如充電網絡,截至2023年10月,奧迪充電站已覆蓋中國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在內的26座城市,達到130座,并計劃在年內部署約600個超快充電樁。通過奧迪App,所有奧迪純電動車車主可在品牌專屬充電站享受從搜索、預約到支付的一站式“即插即充”的無縫續能體驗。
在奧迪Q6 e-tron之后,奧迪A6 e-tron也將推出。而在純電動產品之外,考慮到如今中國市場的格局,奧迪也將思考并推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布局。
『奧迪A6 e-tron概念車』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確實是表現非常突出的一個細分市場。我們目前也希望能夠在這一細分市場,以及增程式電動汽車領域有所突破,為此我們也正在研究制定相應的戰略和計劃。”溫澤岳表示。據奧迪觀察,如今在中國市場最具競爭力的插電式混動產品是純電續航里程達到至少150公里的大電池車型,且該企業在考慮加快在該領域的研發速度。
在電動化業務發展的同時,燃油車也依舊在奧迪中國未來發展規劃中占有頗為重要的位置!案鶕壳拔覀兣c中國合作伙伴的戰略規劃和市場預判,燃油車到2033年左右將會在中國市場繼續生產和銷售!
談到燃油車,就不得不提奧迪新規劃的PPC(Premium Platform Combustion)平臺。據溫澤岳透露,在2025至2027年,奧迪將會推出基于PPC平臺的全新一代燃油車型。而部分智能網聯研發成果和架構也會應用到最新一代內燃機車型中。
進一步融入中國生態
和大眾品牌一樣,奧迪同樣秉承“在中國,為中國”理念。2022年,奧迪便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了“奧迪中國進取2030戰略”,以更清晰且全面的視角聚焦中國市場和中國用戶的獨特需求。其關鍵目標便是:聚焦電動出行、自動駕駛與數字化三大戰略重點,以致力于為中國客戶提供世界一流的產品與服務;為中國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貢獻力量;助力奧迪及生產奧迪汽車所在地區實現更繁榮的發展;與合資伙伴攜手進步、實現共贏;以及推進奧迪品牌在中國乃至全球取得持續性的成功。
尤其是從研發領域上看,奧迪中國正在全力擴大其在本土的研發能力,包括智能座艙技術、創新顯示概念、智能語音控制系統和連接解決方案等。去年11月,奧迪中國研發團隊宣布入駐全新辦公樓,新的奧迪中國大廈位于北京CBD區域,擁有7個不同的研發部門。
值得注意的是奧迪中國研發中心已成為奧迪在德國總部外最大的、具備端到端開發能力的研發實體,擁有超過90%的本土研發人才。2022年4月份發布的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其內飾便是位于北京的奧迪中國設計團隊所獨立負責的。
從目前在中國的合資合作來看,奧迪堅定深化雙合作伙伴戰略,而最終的實現路徑則是通過創新的高端產品、數字化的高端生態系統和充滿驚喜的高端客戶體驗。
“我們和上汽集團的合作正好發生在疫情期間,剛開始的時候確實面臨了一些客觀存在的挑戰,但也已成功向市場投放了三款產品。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把合作伙伴關系進一步理順。我想最重要的還是奧迪產品必須始終保持奧迪DNA!
在與一汽集團的合作方面,奧迪投資26億歐元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正在長春加速建設中,預計2023年底完成基地建設和設備安裝,2024年初啟動PPE平臺車型的預生產。該工廠規劃年產能將超過15萬輛,運營后將為長春創造3000個就業崗位。
此外,通過自身零排放計劃的推進,助力中國實現“雙碳”目標,也是奧迪進一步融入中國生態的一大手段。比如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從建設初始就深入貫徹“零排放計劃”的生產基地。新工廠以實現碳中和為目標,并將樹立數字互聯和高效生產方面的行業標桿,助推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可持續理念已經貫穿奧迪完整的價值鏈,我們正通過各種舉措支持中國政府的“3060”雙碳目標。秉持“在中國,為中國”戰略,奧迪積極倡導開放公平的自由貿易,希望借助中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多驚喜,為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做出更大貢獻,實現在華長期的成功發展。”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